不是写给读者看的书 读杨绛《我们仨》

2012/02/29 评书论影

我从小就喜欢读点书,而且不单单是小说。读书的好处,往大里说,是源于对知识的渴求,至少精神可嘉;从个人的角度,在我小时候的成长环境里,几乎没有也接触不到现在城市小孩子们所享有的种种娱乐方式,所以读点书还有装点深沉的实际需要。可惜的是至少在大学以前,书的来源一向很成问题。农村的孩子,有个学上已经算是不错了–想看什么书就能有钱买什么书,我甚至都没想过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么幸福的小朋友存在。不过我似乎很小的时候,应该是在高中以前吧,就读过《围城》,而且这书是我自己买的,是我可怜的图书收藏里面珍而重之的一本。说不上能看懂;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毫无悬念的会使一个小孩子为之心驰神往。以后又读过几遍,每读一遍都会更深一步的感觉叹为观止。

后来知道杨绛是钱锺书夫人,写过一本长篇小说《洗澡》。在钱先生仙去后写过一本回忆性质的小书《我们仨》,回忆钱先生以及他们的女儿钱媛。前几天正好看到有这本书,就拿来读了。看完了,固然有些感动的地方,但更多的是一种疙疙瘩瘩的很奇怪的感觉。

钱先生是国学大家,学问是没得说;杨先生自己也是文化人,在文学和翻译方面也多有建树;他们的女儿也做过北师大的教授–一家子都是学问人。更为难得的是,似乎一家人都是淡泊名利的人,虽然有学问有本事,但从不在社会上追逐名利与财富,这一点确实让人敬服。真是要学问有学问,要人品有人品。

那么这个疙疙瘩瘩的感觉是从何而来呢?我想了很长时间,觉得应该归到两个原因上去。

第一个原因是为这个家庭站在半空中俯视普通人群而感到不快。这是杨绛先生的回忆,并不能完好的还原另外两个人的脾性,所以也就无从评论他们。就杨先生而言,书读完给人的强烈印象是杨先生骨子里的精神优越感和与世界的疏离感。似乎这是个站在高端的家庭,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而杨先生看待世界的眼神也缺少宽容和博爱,有批评而无同情心。

第二个原因是为杨绛先生母性的自私而感到惊讶。字里行间感受得到对钱先生,特别是对女儿的爱–然而仅此而已。杨先生自己说,女儿是自己此生唯一的杰作。在对女儿的优秀的评价和爱上面,杨先生显然不够豁达。一个本应通达的知识分子,因为母亲的身份而偏执,让我震惊于母性所可能带来的自私和自我价值的消亡。

其实这两个原因本来都无需苛责,算是正常的人性,并且也并不影响他人–如果只是保留在记忆中的话。只不过,写成了文章而让他人传看,这个目的就令人疑惑了;而对于一个普通的读者,看完了才发现人家根本就不是打算写给你看的,这种郁闷只有天知道了。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