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里的农村

2014/08/29 评书论影

《平凡的世界》写作的背景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西北农村,写的是在那个大环境下人的生活和奋斗。读过就知道,这些生活的经历远不是惬意的,相反的充满了艰难曲折。那么,作为背景知识,我们就有必要知道那个时候的农村是怎样提供了这样一个艰苦的环境的,从而使得我们在为书中人物的顽强精神感叹的时候多一些理性思考。

书里前半部分谈及的农村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那个时候农村的生产组织是集体主义的。村集体和生产队拥有所有的生产资料(土地和农具),并且负责组织具体的生产活动。每天大家伙由生产队长带领着上工下工,每个人凭着所赚到的工分分得钱粮。很容易想见的是,这种集体主义的生产方式很难调动起个人的积极性,因为出力不出力所得的工分是差不多的。那么,为什么还要做这样的安排呢?

自然有历史的原因。社会主义本身是希望能把大家凑到一起,大家能够互相照顾,共同进步;所以也比较希望能够很好的把资源集中起来,优化使用,按照计划来做事情。从道理上讲,良好的计划是很有可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取得好的效率的。然而社会是复杂的,人也并不像机器人那样安于做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有自私,要攀比,所以整齐划一的集体安排往往想法是好的,却没有办法达到理论上的高效率。

除了这种政治和经济上的计划倾向的原因,采用集体主义方式还有另外的因素。建国之初一穷二白,国家学习苏联的建设路线,优先发展重工业,可是发展的原始积累从哪里来呢?只能靠农业。所以就有了有名的“剪刀差”:低价收购农产品,高价出售工业品。要做到这一点,靠市场是不行的,只能靠行政的“统购统销”,而要这么做,最好把农民都统一的组织起来,通过集体而不是通过一个个的农民个人来做这件事情就简单得多,成本也可以降下来。

在这种剪刀差政策下,农村显然不是个好地方,逐利的自由经济人应当跑向对他有利的地方,也就是城市了。所以政策的实行同时就要求农民该呆在农村搞生产,而不能跑到城市里面去,也就是需要限制农民的迁徙自由。这种限制所采用的手段就是区分农村和城市户口,然后颁布法令,规定城市的一切都跟农村无关,从而把城市和农村近乎完全的分隔起来。

这样以来,我们就见证了近代历史上世界最大规模的、系统性的、制度性的等级制造活动,这一活动在一国之中造就了两个完全对立的等级,一个是农民,一个是市民。这里面,农民是贫穷的、土气的、目光短浅的、逆来顺受的、自生自灭的(跟社会福利绝缘)。

孙少平和孙少安不幸生而为农民。因为是农民,少安不敢接受中小学的同学、后来成为了公家人(市民)的润叶的求爱;因为出身农民,少平要靠走后门才能得到一个脱离农村的工作,尽管这份工作是危险艰苦,城里人所不屑的。

所以说起来,《平凡的世界》所写的只不过是中国一半的世界,如果这里面有贫穷和艰辛,那么只是这半个世界的贫穷和艰辛。因为书中的故事和人物对这个社会背景的强烈依赖,假如发现读者对这本书有两极的评价,就毫不引人奇怪。

《平凡的世界》过去了三四十年,本质上的城乡分隔还在,不过有些变化:建国60年,前30年是把农民隔绝在城市之外,只要喝它的骨血,不想看它的土气样子;后30年开始欢迎农村年轻人来城市(老年人就免谈),男的让他来做工,女的让她来做娼。这样看来,现在的农村有着完全不亚于路遥时候的农村的精彩话题,应该有一部新时代的《平凡的世界》出现的。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