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重听记

2014/08/22 评书论影

伦敦的夏天气候舒适。每天上下班都走路穿过一个大公园,绿色的草地,青葱的树木,清爽的空气,太阳光在湖面上散射出的粼粼波光,还有那遛狗的友好的人们,都叫人觉得生活实在是美好。应该什么都不想,专心致志的让清风拂过,或是蹲下来看一会子道旁的小狗打架。可是再美好的东西习惯了也就觉得理所应当,不再特别注意了,所以戴上耳机,听起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来。

据说有一个针对大学生的调查,问他们印象最深刻/对他们影响最大的书,高居榜首的就是这一本。这本书我自己很小的时候也看过,同样记忆深刻。还有另外一本中篇《人生》和自传性质的《早晨从中午开始》,也都还不错。现在想起来,我自己觉得《平凡的世界》这本书好大约主要是因为我自己的经历比较契合孙少平的由农村到城市的挣扎的故事背景,容易把自己代入到少平的角色里面去;另外还有田晓霞,是(有内涵的)年轻人心里理想的另一半的形象。这也就是说,我原先对这本书的评价基本上是无关于文学性思想性这些严肃标准的。

所以现在重听,就有一些不同的感受。书自然还是好书,但开始觉得一些地方有可以提高的空间了。

首先是觉得书里经常出现的大段的评论太过恼人了。这些评论有些是批判或褒扬人的想法或行为,有些则是评论政治或社会现象。前者可能对催动情节发展有用,但我总觉得应该有更巧妙的方式来达成这个目的(虽然我自己并不会),因为文学么,本来就是通过讲故事来说道理的;如果只是那个道理本身,几句话可能就说得完,可是给人的印象不一定深刻,而把道理用典型的故事说出来,人们通过听故事自己悟出道理,就比较巧妙,更能够让人接受和印象深刻。所以从这一点来说,过多的评论就成了讲故事的功力不够的表现了:因为自己没有办法把道理蕴含在故事里面说出来,所以就只能煞风景的直接告诉读者我想跟你讲什么道理。

而对于无助于推动情节的社会和政治现象的评论,就更让人不能接受。这个原因是,小说里面的人物是作者创造的,所以作者怎么评论这些人物的言行都可以说在作者的完全掌控之中(尽管读者未必会喜欢),然而社会和政治现象是客观的,是每个人都在平等的位置上可以了解,并有自己的看法的(尽管每个人的了解和看法不尽相同),因此作者的主观评论搞不好就是要惹恼读者的,因为如果读者不喜欢作者对某个社会问题的看法就可能连带着不喜欢整个故事了。就像那句话说的,“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真正能够隽永的伟大的作品绝不会把作品可能阐发的意义限制在一个小的范围内;相反的,它只努力的把故事讲好,而允许任何读者都有自己独特的解读方式。作者不管是对人物还是对客观事件的过多评论,都是在限定读者对作品的可能解读方式,一方面是作者才能的匮乏,另一方面就使得作品只能让某一特殊类型的读者喜欢了。

从这个标准推断的话,《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最能够吸引的,大概是出身困苦,能够对自己的困苦有所认识,而又有理想主义的奋斗精神的人。这种人最大的一群,是出身农村而后来到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轻人。这本书不出意外的难以吸引缺少困苦经历的人,也其实难以在有成熟的生活经验的人那里有共鸣,因为生活中所可能实际经历的故事是远丰富过书里的那些的。

而这本书对那群人的吸引力的一个重要来源,同时也可能是会受到批判的人物设定是,作为核心家庭的孙玉厚家的三个娃(除了兰花),除了理所应当的“贫”,在现代的三维度评判标准下,另外的两个维度得分可是不低:少安和少平都是“高帅”,兰香则是“美白”,而且他们都还有农村人少有的“智”。因此说起来,这三位少年尽管在与生俱来的社会资源继承上没有可以夸耀的地方,可是在个人的先天的素质上是足可以羡煞旁人的。这部分解释了那群人喜欢这本书的原因,因为他们会这样想:尽管自己出身不好(这是客观事实没法选),但我本人是厉害的(读书的时候我就是少安、少平或者兰香呀)。可是,这样的一个设定,就让书在褒扬奋斗外,缺少了向更深层次的人性挖掘的能力:它很难达到像《巴黎圣母院》的加西莫多那样震撼人的力量。那群人会把自己代入到故事中共鸣,然而这本书只能强化他们本来就有的认识,而难以揭示更加深刻的、那群人本来并不知道的道理。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本书在社会上吸引力如果下降的话,倒可能是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好事情:这个社会里没有那么多的苦难,社会富足到能够让所有人充分发挥自己所能了。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