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内向

2014/07/06 感情悟道

内向不是害羞

如同很多其他的心理学概念一样,”内向”并没有一个广为接受的定义。苏珊·凯恩在她关于内向性格的专著《安静:内向性格的竞争力》中也并没有在开篇就给出内向的严格学术定义,相反的,她借助于各种例子,通过阐述内向的内涵而使得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直观的理解。事实上,这一理解跟我们日常的理解基本是一致的,也即:内向者一般是喜欢独处的、是更好的倾听者、喜欢安静,等等。

需要澄清的是,内向并不等价于害羞、腼腆、缺少社交能力等一般人会在其间划等号的人格特质。内向者仅仅是对于平和环境有更大的偏好,对于社交生活的需求较低,心理的满足更多是内省的。内向者同样可以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能够很好的完成各种社交活动,然而他们的心理不能主要靠这些来满足,而更加依赖安静的力量。

心理学的研究称内向与高度应激心理反应相关。具有高度应激心理反应的人对于外界刺激更加敏感,因此他们偏好更加安静的活动,因为这样的活动就可以给他们带来足够的心理刺激;而应激心理反应较低的人则偏好强烈的外界刺激,只有这种刺激才不致他们感觉无聊。

也就是说,从心理学的研究看,占总人口1/3 - 1/2的内向者并不是拥有了一种弱势的性格,而只是他们对于刺激的程度的偏好不同。

外向者主导的世界

可惜,不幸的是,整个世界都是外向者主导的,这使得”内向”这一本来并无好坏的性格特质在现实世界中成为了一种弱势。

“外向主导”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现实。似乎不管是在哪种文化下,热情、乐于交往等外向型特质都是值得赞赏的。而在商业文化占据了主导位置的现代社会,自我宣传、团队合作等社会生活的基本要求更加褒扬了外向的价值,而置内向者对于安静独处的心理需求于无地。

内向的价值

然而,内向有其独特的价值,这些价值构成了内向性格的竞争力-假如像苏珊·凯恩这本书的中文译者所认为的那样,世界无处不在竞争,因而内向外向也必须要在竞争力上比较的话(事实上,Susan Cain这本书的英文书名:Quiet: The power of introverts in a world that can’t stop talking,显然强调的是内向者的”力量”或”价值”,而并非功利性和容易引起争论的”竞争力”)。

内向者最为重要的竞争力可能在于,作为高度敏感人群,他们往往更加重视哲学或精神价值,而不会太多沉溺于物质世界。这种对精神世界的偏好就使得内向者成为科学家、艺术家、哲学家、作家等的最佳候选人,也使得大学成为内向者的聚集地。因而,固然这个世界是外向者主导的,看起来世界发展的内在的推动者却是内向者,因为他们的思想更加深沉,他们有更多的智慧(和时间)思考这个世界,只不过他们内向的特质使得他们并不感兴趣于实际的操作过程,而乐于把改造世界的实务假手外向者。一个直接的推论是,内向者更少可能是消费主义者,因为他们对物质世界的关注没有外向者那样强烈。另外,外向者没有办法仅凭自己的内心的丰富来取悦自己,必须借助于外部世界,这在对比意义上说明内向者更加偏好于独立自主。

理解内向

尽管由于历史的(传统中国文化)和现代的(欠发达的商业文化)原因,在对外向性格的推崇上,中国并没有美国那样强烈,但这种偏好和认知上的偏差还是无处不在的。比如,我们说,”脸皮厚,吃块肉,脸皮薄,摸不着”,殊不知对内向者而言,想要”脸皮厚”可能是非常困难的,他们也并非一定要做到”脸皮厚”。又比如,我们总说,做学问的人是要”耐得住寂寞的”。这个”耐得住”就有委屈的意思在里面;而事实上,做学问的安静,对内向者可能本来就是幸福而不是折磨,也就无所谓耐受了。

对内向者而言,这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说最坏,是因为商业文化的侵袭大大的加强了外向性格的优势;说最好,是因为互联网的发展给了内向者一个好的栖息地,使得很多内向者可以通过网络交流(来完成工作或其他事务),而不是不喜欢的各种社交。

社会上存在着各种不同的人,重要的是对不同于自己的人和事物的宽容和理解。宽容,是给各种不同以相同的存在可能;理解,表面上是为知晓、同情那些与自己不同的,更为重要的则是拓宽自己所能看到的世界,让那些不同于自己的人的世界也成为自己的世界的一部分。希望这种基于对不同价值尊重的宽容和理解能够成为未来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