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杂感随想

2016/12/04 观事析理

都是些杂感,初稿写下来了很长时间了。每个本来都是打算要扩展成篇的,可是现在看起来没有这个心情、时间和精力了。就按照这个粗糙的提纲的样子发出来吧。

  • 基于社会评价的创造力。 在一本关于创造力的书中,作者开篇用了很大的篇幅区分个人创造力和他所研究的创造性的区别。在他的定义下,创造力或者改变了人类文化的某个方面或者就干脆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文化方面,这就使得创造力不能为一个人自己所有,只有经过社会(特别是专业领域的机构和学者们)广泛认可才能算数。一个人可以是有才华的,但只有他做出的创造性贡献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他才可以被认为是有创造力的。这种观点把结果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看上去有不少似乎显而易见的矛盾,比如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创造性的判断也发生变化;又比如可以说一个非常才华横溢的人可能是没有什么创造力的--但若是真要考量对创造力的评价,也许这种社会化的方法其实是更为可取的。
  • 历史谋略与现代创新。 百家讲坛讲历史,引人兴趣的往往是哪位智者的谋略。甄嬛传这些宫斗剧也是类似。然而历史谋略有一个大的问题,就是大多数情况下都是零和博弈。这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境界。这是内斗,在不增加总的盘子的前提下多争得自己的那一部分。这里就有个关键的概念,即所谓“存量”和“增量”。在所有的历史谋略里,都只讲存量;谋略厉害的不过只是在固定的存量里给自己多一些分配。而现代的创新,核心点则应该在“增量”,通过创造性的活动产生增量,并不去向已有的存量求肯。比如刚出现时的iPhone,并不去跟功能手机直接竞争,而是创造了一个全新的需求和市场。
  • 不专长导致的偏见。 前段时间听罗辑思维,对大多数讲的东西都深以为然,而凡是碰到我还算专长的领域,就总少不了有或多或少的异议。觉得这是个有趣的现象。里面的逻辑大概是,罗胖所讲的不过是一家之言,这个一家之言可能有很正统的合理性,如果对这个领域并不深入了解,就会以为这是无可置疑的真理。而当对这一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之后,就往往发现绝大多数的事情远不能用几个简单的特性来刻画,从不同的角度看总会有不同的新意出来,这就造成越是深刻了解的东西,越是没有办法给一个简单结论;而所有直接给简单标签的东西,也就表示并不深刻。我自己在英国生活过10年,也去过法国德国美国韩国之类,如果问我对法德韩美的印象,好像很容易说几句;而如果问英国,就觉得没有办法简单说出来;就更不用说问中国了。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越容易给出评价的大约是越不了解的东西吧。
  • 研究计划。一个个的科研领域就如同一座座的高山。识别出山跟山的不同是容易的。然而,在那同一座山上,如果将眼光拉近,也会发现有很多的不同。山顶上、山脚下、山腰上,景色可能都不相同。即便是在很临近的地方,两块石头也可能有决然不同的特质。那么,一个好的研究计划,首先就应当知晓石头和石头的区别,要到这种细节的程度,而不能只是谈论山和山的区别。可是,过于注视每一块石头的细节,又可能忽视了真正重要的东西。有一些石头可能是跟大多数其他的并无两样,也就没有必要每一块都做同样的研究努力。而另外的非常少的那些,却有可能是支撑这座山不可或缺的,从而就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一个好的研究计划,应该研究的就是那些起举足轻重作用的石头–既不是小而无当的普通石头,又不是大而无当的整座山峰。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