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教育和社会方面的反思--读詹姆斯•法隆《天生变态狂》

2016/05/15 评书论影

詹姆斯自己是心理学家,偶尔发现自己的脑电图跟他所研究的具有心理变态的人的脑电图很相似。他追溯了家族充满暴力的历史,和自己成长过程中异于常人的据认为是心理变态导致的各种行为,坦诚而直率的剖析了自己作为一个亲社会的温和心理变态的方方面面,读起来有些意思。

书的题目中的“变态狂”显然是故作惊人之语;并不知道书中中文翻译过来的“心理变态”在英文原书中对应的是什么,它在书里大约指的是一种天生的受制于基因遗传的缺乏同理心的心理状态,并不是我们通常在中文语境中理解的那种严重的、负面的意思,也就是说,“变态”是有所确指的,主要的是在同理心这个方面,并没有太多延伸含义。

作者声称,在全部人群中,大约有2%的人属于缺乏同理心的“心理变态”,这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这类人缺少对他人境遇的真切关心,自私而不可靠,较少受情绪影响,因而可能是培养无情杀手的好材料;但也因为这种更为偏向理性的特质,如果培育得当,不往反社会的方面发展,倒也更可能获得社会事业上的成功--就如作者一样。

读完这本书,我的感慨倒并不在这本书本身讲的心理变态的故事,而更多的是这种心理变态的事实存在对我们传统习以为常的教育和社会等方面的启发。

我们在教育上有孔子”因材施教“的好传统,这自然毫无疑问是对的-教育的本质目的,按说就在于使得一个人能够以他的意愿发挥他最大的潜能,这就要看不同的人的不同潜能了。但我怀疑,我们自始至终所说的”材“,或者潜能的内涵,都是非常狭隘的。我们大约只是因为一个人显示出了某个方面的具体能力,而把这种能力当作”材“,比如数学学得好,绘画画的好,歌唱得好,如此等等;但这个”材“的内涵远没有触及到不是直接才能的那些方面。比如,书里的缺乏同理心的心理变态,是否也该因这种”材“而施以特别的”教“?再比如,一个小孩子专注一件事情的时间长短事实上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指标,但这点在一半的因材施教中几乎是不太会考虑的。

跳出教育领域,考虑一个人的天生禀赋。他的禀赋可以是差别很大的。在这里,2%的人是缺乏同理心的心理变态,那么,是不是还有*%的人是本来就缺少毅力、对美的感悟能力、对疼痛的忍受能力。。。。。。这些各种形形色色的心理能力的呢?这些心理能力有各种各样,但往往处在我们要考察一个人的能力的更低层,因而是并不受关注的。比如,有些人会觉得每天坚持跑个步并不是多难办的事情,但同样的事情放到另一个人身上可能本质上的难度就大得多--这并不是简单的说另一个人懒就可以解释的事情。

如果我们承认人生而具有的这种在各种心理素质上的不同禀赋,那么至少有两个社会观念就需要好好想一想,一个是公平,一个是宽容。公平本身是一个很依赖具体社会文化的概念,现在我们谈到的公平大多是一种”机会均等“的概念,比如上学、工作,每个人都应该享有同样的机会;然而,如果细究”机会“这个概念的定义,就会发现,即便今天大家入学的机会均等,择优录取,如果一个人家庭富有,有优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从拉长的时间线上考虑的话,他就明显比一个出身贫寒的人具有更多的机会--这是大多数人都会想到的一种不公平。可是,假如我们把时间线拉长到出生伊始,一个人先天的禀赋又何尝不是一个不公平的因素?所以,对”公平“的讨论,是很难脱离开具体的环境来谈的。

另一方面,因为在几乎所有的心理特质上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禀赋,这是先天决定的后天极难(如果不是不可能的话)改变的,那我们似乎就应当对不同的形形色色的人多一些宽容。知道一些人若要成就一些事情比另外一些人困难的多,知道一些人走上犯罪的道路也并不能取决于自己,如此等等。一个理想的社会,就当能够不带偏见的容纳具有各种先天禀赋的人,提供条件让每个人的不同禀赋得以最大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一个人的失败,不是他自己的失败,而是社会的失败。

Search

    Table of Cont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