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伪“个人主义”的年轻人--读阎云翔《中国社会的个体化》

    这本书是阎云翔若干英语论文的中译本的结集。结集这类书的不好处是各个章节之间的内在逻辑缺乏,因而从总体来看就容易显得散乱。这本书好在有一个比较一致的主题,即书名所说的“中国社会的个体化”,所以总体结构上还算比较统一。

    2013/09/05 评书论影

  2. 懒评中国文化 读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命运》

    国内的生活总是热火朝天,让人难有闲暇喘息的机会。这个繁忙倒并不一定是工作的原因–想想看,看着窗外热闹的摊贩,鼎沸的人流,要静享一点孤独的时光,是需要比在客居英国的时候大得多的定力的。所以我也就并不对自己苛责,想玩就玩吧,反正也不过是一小段的假期,放纵一下并无不可。而偶尔躲在屋里看点书,也常被师弟好心的劝慰:“还是出去转转吧。”我看得到他眼光里的怜悯和觉得发现了我直到现在老大不小还是单身一人的原因却又不方便说出来的局促,很是抱愧,所以书看得就越发的断断续续了。

    2013/08/24 评书论影

  3. 凯文·凯利《失控》《技术元素》读书笔记

    先看的《失控》,后看的《技术元素》–后面的一本并没有什么可说的。看《失控》的时候断断续续的,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想起来了就看一点,到了一个可以稍作休息的地方就先扔下。这当然不是说这书不好看–实际上是相当有趣味的。只不过伦敦最近的天气实在是太好,中午吃完饭了就想到外面转转,晒晒太阳,然后看一点书–总需要找个理由说自己其实没有太过腐朽。这本并不轻松的书不幸就做了这段时间轻松阅读的牺牲品,实在是很有歉意–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和煦的阳光也是脑力激荡的大敌,古人诚不余欺。看书不是一气呵成的坏处就是,所有当时很有共鸣的想法现在差不多都忘掉了。这个时候,当然要想起来去羡慕那些能够过目不忘读过成诵的能人,不过羡慕是件靠不住的东西,不能够对现存的世界有什么了不得的影响。理性的人,就只能叹口气,接受自己不是天才的事实,努力搜寻脑子里剩下的那些东西,想起什么就写点什么吧。

    2013/07/22 评书论影

  4. 让我们奔向死亡 读斯蒂芬·奥斯泰德《揭开老化之谜》

    活着这件事有些人并不太在意,甚至于他们会觉得这是种负担,想要尝试一下另外的状态。不过对大多数符合自然天性的人来说,活着别死,最好还能永远保持在青春状态大概是顶顶重要的事情,值得拿几乎所有的东西来交换;可是即便再小心,又有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来保证这个小心,也只能让自己不至于横死得太早,我们的身体,所有人的身体,都还是要按照某种隐秘的规律–所谓“老化”–慢慢老去,终至湮灭不可闻。奥斯泰德甚至给出了老化的速率,说人大概每8-10年自然的死亡率就会成为原来的两倍,对指数增长稍有知识的人就会看出这个该有多么恐怖,而假如承认这是真的–很难不去承认–能做的事情暂时也不太多,先好好珍惜现在活着的日子吧。

    2013/07/07 评书论影

  5. 少了点什么? 读晏礼中《别处生活》

    记录了来自不同行业的各色各样的人的小故事。有快递员、巡道工、矿工等看似普通(实则还是有特殊性的)的平常人,也有有着独特志趣的的不平常富人(如天津瓷房子的创建人和海南某致力环保的穷困潦倒的前富人)。这些个体的生活断面就构成了社会的一个复杂图景。

    2013/06/29 评书论影

  6. 复杂表观和简单规律 读约翰·葛瑞本《深奥的简洁》

    人类自有意识以来一直为怎么看待自己所处的这个世界绞尽脑汁。这个世界太复杂:头顶上的星星是怎么在那里的,它们离我们有多远,那里有没有跟我们类似的生物呢?为什么有各种颜色的花,又为什么有各种能吃和不能吃的果实?为什么有些动物那么大,有些又那么小?为什么人类会思考,有各种复杂的情感,而其他生物却不会?为什么人类社会会组织成现在这样的形式,人类的历史又是这个样子发展过来的?为什么有分子级的化学反应,量子效应又是怎么一回事?

    2013/06/24 评书论影

  7. 多样性和复杂性 读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雅各布斯《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城市规划方面的经典著作,历来享有盛誉。我个人对于城市规划没有学术上的了解,甚至对于基本的、普通的城市生活也缺乏必要的理解;雅各布斯所写的也是半个世纪前的美国城市情况,与我仅有的一些对于城市的了解在背景上相差也比较大,所有这些使得我对书中谈到的具体问题的理解并不能深入。不过阅读一部与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交叉比较小的领域的作品,首要的应当也不在于对具体细节问题的领会;更多的是能够知道在自己不熟悉的领域大家在做什么。自己习以为常的认识可能在那个新的领域要多番推敲甚至引发质疑,而那里约定俗成的一些看法却也可能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相左。在这种头脑开放和碰撞的过程中,也许就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和感悟出现,也会在这样的过程中让自己不至于太过愚蠢而不自知。罗素说,他不会为自己当前信仰的东西献出生命,因为他永远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对的。如果一个人不太自负,大概就应当有这样的共识,对世界的认识是随着自己的人生阅历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在人生的任何一个点把那个时候的认识当作永恒的真理,都似乎显得狂妄了点;而要是觉得自己的认识就停留在那个时候,以后永不会再有所发展,这后面的人生也未免悲惨无趣了些。

    2013/06/09 评书论影

  8. 渴望真实 读柴玲《看见》

    这本书是柴静选取的她在央视做新闻评论时的一些事例的集合,想传达的应该一方面有她自己在新闻评论这条道路上的成长感悟,另一方面也有对新闻调查过程中的若干社会现象的个人见解和观点。前者讲如何做新闻,是做记者的本分,后者做社会评论,有尽名人公知的责任的意思。中间掺杂了对个人生活的一些记述,不过并不多。

    2013/06/01 评书论影

  9. 理解媒介 读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理解媒介》其实是传播学开山鼻祖级的马歇尔·麦克卢汉的成名作的名字。尼尔·波兹曼这本《娱乐至死》像是麦克卢汉的理论在电视这一媒介上的具体应用。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尝试读过,没有读下去,感觉自己的理解力还有点欠缺,书本身写得也有点隐晦。

    2013/05/27 评书论影

  10. 设计、艺术、技术、科学和其他 读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

    似乎并不是尽全力的作品。书的内容驳杂,包括了设计的原则技巧,日本的设计文化,世界设计趋势,等等。作者在后记中也承认,有些章节的内容是从以前的讲座中拿过来,不是专为这本书而准备的–这就造成整本书的脉络不太清晰,缺少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也就成了可以一看,但难有深刻强烈的感受的作品。好像在不是特别“硬科学”的领域,这算是常态–但在看过一些立论严谨、体系完整,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可能影响作者本意的作品之后(这些作品大多在严肃科学领域),就有可能会对这样欠缺了些态度的作品有些不满。假如水平不够,那就干脆不写(如某些演艺明星们的书);水平够了却因为态度不够而使得作品的成色差了,就有些是对读者和自己的双重不负责了。

    2013/05/25 评书论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