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山大地震》观后感

    最让我动容的细节是方登离家32年后第一次回家在自己的遗像前见到的洗好的西红柿。这是她在地震之前向母亲央求而母亲没有买给她的。在是救弟弟还是救姐姐的两难中做了救弟弟的抉择的母亲那里,这几个西红柿就成了母亲对姐姐终身抱愧的象征物。而在因为听到母亲救弟弟的选择而对母亲怨恨的姐姐那里,这几个洗好的西红柿又成了母亲对自己始终牵挂的明证,间接成为当年那个两难抉择的注解,进而成了击垮方登最后的心理防线的开始。整个电影在此之前都算中规中矩波澜不惊,所有积聚起来的力量都在这一刻开始集中爆发,我的泪点也仅在这一刻才被击中。 这是一个所有人都良善,而良善之中却蕴含了人生最大困局的故事。作为母亲,在儿子女儿只能二选一的操蛋问题上,答什么都对,答什么又都错;作为女儿,听到母亲放弃自己救弟弟的决定,怨恨绝不算错,而最终的原谅也未必不是选择-可是心里的芥蒂非要经过感情的凤凰涅槃才可得以扫除,远不是可以急的来的事情。我以为,发人深思的故事,非得是这样才行--有一些人生的困局根本是无解的,选什么都对,选什么又都错,作为人生的观察家,就只能把这些选择都一一的描述出来让人唏嘘,让人像剧中的母亲那样咒骂老天爷,而并不能加任何的旁白和注解。 整个故事刺中的是一个特殊的点,在这个点上用力是足够的。这个点并不特别需要唐山大地震这样的背景,任何其他类似的背景都可以起到同样的振聋发聩的作用。从这个角度说,如果这部剧只是要讲一个人生困境的故事,《唐山大地震》的剧名,和剧终那幕纪念碑就有了画蛇添足的蹩脚之感。而反过来,仅这样的一个点去注解唐山大地震这样一个包含了更多内容的历史大事件是远远不够的。从这一角度说,如果这部剧的定位就是对唐山大地震的纪念,似乎就嫌太过单薄了。

    2016/01/23 评书论影

  2. 何必“光盘”

    某单位食堂最近在搞一场轰轰烈烈的所谓“光盘”行动,号召人吃光盘中餐。食堂的餐桌和墙壁上贴满了各种宣传口号,看上去义正词严,光荣正确。我却对这种运动有些不同看法。

    2015/11/13 观事析理

  3. 自我•创造•集体--读安•兰德《源泉》

    一本很奇怪的书,不太容易读懂。故事的大概脉络不麻烦--尽管需要注意两个主人公洛克和多米尼克的异于常人的纯粹和理想主义--麻烦的是大段大段的哲学思辨,恍惚中让人觉得这写的是个满是哲学家的虚幻国度,在那里任何的一件小事情都必须要有深刻的理性剖析才行。小说一般通过故事来讲道理,通过逻辑推理那是严肃科学作品该干的事。《源泉》这本书像是提供了讲道理的第三种方式,在一本本应该讲故事的书里把道理用隐晦的理性逻辑讲出来,搞到我头昏脑胀。

    2015/08/27 评书论影

  4.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读书笔记

    叔本华区分外在客观事物和人感受这些事物的主观能力,认为相对于前者,后者是人感受世界的更加重要的决定力量。从而,对于同样的人生际遇,拥有不同精神能力和特质的人可能有非常不同的感受。这个观点可以用来解释对旅游的一种看法:到处去看各种名胜固然好,到底能从中感受到什么-这是真正重要的部分-靠的更多的还是人的自身(主观感受能力),而不是客观的景物。完全可能有这样的情况:一个精神浅薄的人草草看完了大千世界,却对世界的复杂性一无所知;一个精神丰富的人足不出户,却懂得人生的真理。 痛苦和无聊是幸福的两个死敌,它们有不同的起作用的范围。精神上的丰富是克制无聊的良药,一个拥有突出的智力和好奇心的人不太会感受到无聊;然而,精神丰富却往往以感受的敏锐为直接前提,这就使得对痛苦的敏感成为必然结果。反过来说,迟钝的感受能力固然使人较少感受痛苦,却也使得无聊成为必然的负面后果。 叔本华说,拥有某种自然天赋和继承一份年金,是对一个人的双重馈赠。前者使得一个人可以发展一种精神领域的能力,而后者作为物质基础使得这种发展成为可能。在叔本华的年代,普通人的生活充满了困苦,大部分人都难免于艰苦的劳作,这就严重的限制了一个人所可能具有的天赋的发挥。就这一点上来说,现代社会的物质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为每个人提供了发挥他的先天的禀赋的基础,尽管这种物质基础绝不是完美完善的。大多数的现代人仍然忙碌不堪,也许并不认为自己有充足的物质基础使得自己的自然禀赋得以充分的发挥,但这也许是某种误解:叔本华所说的自然天赋和发挥这些天赋所需的物质条件,大约是大大低于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现代人所认为需要的物质基础的。大多数人所缺的并非是物质基础,而是天赋本身和愿意发挥这种并不带来经济利益的天赋的意愿-前者在现代和以前并无多少不同,后者却可能是在现代更加恶化了的。 叔本华瞧不上民族自豪感,认为一个人为了他跟一群人的某种共性而自豪是不合适的,毕竟一个人最应该自豪的只能是他自己的独特个性。我觉得倒不一定要把个人的自豪和群体的自豪看作是互斥的,但叔本华的论证显然提供了一个如何看待所有基于群体而非个体的优越感的有趣的角度:一个人如果没有什么自己独特的东西值得骄傲,而只能寄希望于一个群体共同的东西(从而必然是简单和浅薄的),那确实是很悲哀的。

    2015/08/06 评书论影

  5. 拐卖儿童者死刑!?

    这几天微信朋友圈里关于拐卖儿童者应判死刑的帖子转发的铺天盖地,不少人对这个建议很是赞同。我想提供一点不同的见解。

    2015/07/20 观事析理

  6. 论“名言”在科学和人文领域的不同地位—兼谈引用作为论证方法的有效性

    听”世纪大讲堂”栏目里所谓独立学者王康讲”孔子的现代解读与世界意义”。他谈的是我所不熟悉的领域,并不敢对内容妄加议论。但他在讲演里论证方法的使用,让我觉得很有趣味:就我的认知来说,王康对他讲的儒学并没有形成一套严密的逻辑体系,他的大多数结论的得出主要靠的是大量引用名人言论。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所使用的论证方法跟于丹的《论语心得》有异曲同工之妙:王康用的是名人言论,于丹靠的是小故事,都不肯用严密的逻辑来论证观点。

    2015/04/29 感情悟道

  7. 不要“节约”

    “节约”的正当性在大多数人眼里大概都是无可置疑的。我们从小就被教育“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党中央也号召“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前者算是在历史和民族的宏大层面上对“节约”是美德的权威的盖棺论定,后者则是在现实权威层面上对“节约”美德的继承和发展。

    2015/04/03 观事析理

  8. 柴静《穹顶之下》观后感:表达和传播的角度

    柴静关于空气污染的演讲《穹顶之下》这几天爆红网络,引来了大量的观看和评论—一个现实的调查引发这样的广泛关注,也算得上是新闻传播界的一件大事。看了演讲和一些相关评论,有一些表达和传播方面的感想。

    2015/03/03 评书论影

  9. 废除制度性歧视的“向前一步”—读桑德伯格《向前一步》

    书并没有太多新鲜的地方,是一位成功女性对性别歧视的见解和对还不那么成功的女性的鼓励,内容差不多是标准的,可以预先想见的。不过胜在有理有据,并不是那种你都要为作者汗颜的滥竽充数的东西,所以读一读也不算浪费时间。

    2015/02/21 评书论影

  10. 闲想和闲话

    文字与写作

    2015/02/14 感情悟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