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自私的中国人 读柏杨《丑陋的中国人》

    柏杨的《丑陋的中国人》是本有名的书,很多年前就听说过,但一直没有读。上大学的时候好像是看过一点柏杨的杂文,那种地摊上买的盗版书,忘了是自己买的还是同学的了,留下的一点印象就是柏杨这人讲话不太讲究,大人先生老爷的一通乱叫,又是酱缸又是屙屎的,什么话都敢说;我读大学的那个时候还没有什么小清新、文艺范的说法,这种行文倒也不是一定要打翻在地踏上几只脚的,但终究是那个时候思想混沌,没有多少读书的兴趣,草草翻了一点就放下了。

    2012/12/20 评书论影

  2. 鲜活而单薄的贫穷农村‘个人史’ 读爱新觉罗•蔚然《粮民》

    作者蔚然以一己之力走访中国西南西北若干偏远农村的记录,是从作者的眼里看到的中国的贫穷乡村,也是作者自己的一个宏大的个人史。独特的意义在于,从作者的眼中,记录了一个个具体的农村的贫弱的例子;从这些触目惊心的事例中,可以有冷冰冰的统计数字所不能达到的独特的震撼力量。我们需要这些鲜活的记录–如果这些记录的生活场景很快就将不在,那这些记录本身可以作为我们回忆曾经贫穷的素材;如果不是这样,那这个事实也许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拷问我们自己:为什么有些人的生活是这样的?

    2012/12/18 评书论影

  3. 没必要写出来的书 读张新颖《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部关于读书的小品文的合集。看书名觉得应该是谈论读书的乐趣的;要是说一本书是为的解决一个问题,那对这本书来说这个问题应当是“为什么要读书”吧。不过看下来,有些失望。书里所讨论的内容,大致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名人谈读书’,一个是‘如何去读书’,只不过这些的讨论都是用了些淡淡的幽幽的散文化的口气,好像是比普通的文字雅了一些。可是前一个论题‘名人谈读书’,是个议论文的题目;后面的论题‘如何去读书’,更加是有些科学论说的意味,用散文化的行文似乎并不能增加什么雅致,反而感觉是少了些真诚和自信。因为对所谈的问题并不那么的确信,所以一直要拿名人的说话做挡箭牌,这似乎也能一定程度上说明所写的东西并非百分百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

    2012/12/18 评书论影

  4. 和程老师:价值观、选择自由和科研待遇

    程老师前些天的《昨夜无眠》和后面的两篇续文,引发了一场大讨论。程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文中的学生是我的师弟,所以一直想写点什么,又觉得不太方便,怕我的这层关系影响了看问题的立场。但这些天看下来,觉得程老师发博文的初衷,并不仅仅的是为师弟“逃离科研”感觉惋惜,更重要的是借这个机会引发我们对当前科学界所存在的问题的关注和探讨,是我所极为敬重的老一辈科学家的拳拳之心。所以觉得也可以写下一点我的看法;但更多的是想从这场辩论中提炼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我并不期待我自己能够给出明确的答案,只希望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对这场辩论有所帮助。

    2012/11/25 观事析理

  5. 我佛问答

    注:把前一段写的《死亡回忆》的书评发到科学网上,收到了一些评论。这些评论主要是一位信佛者的见解。他评我答,讨论了对宗教的一些看法。现在收集起来,也算是我的思想轨迹的记录–相信这位评论者也不会介意把见解展现给更多人看。思想的撞击,话题的讨论,都是为着明晓事理,越多的人知晓和参与越好吧。

    2012/11/23 感情悟道

  6. 阿勒泰的精灵(续)

    前两天看了李娟的《我的阿勒泰》,十分喜欢。于是就动手找她的其他作品来看。身在异国,有很多的不便处,其中一个影响比较大的,是切合自己的食粮不是那么好找。对于好些人来说,这个食粮主要的是物质的;被中国饮食宠坏了的胃有时候实在是个无法太过苛责的大麻烦。我对饮食倒是不大挑剔,差不多能管饱也就满足了(有时候倒是会因为太容易吃得过饱而有另外的烦恼);但我没有修养到看英文书跟中文书同样顺便,这个奢侈的爱好难免让我陷入到同样的麻烦之中–甚至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毕竟对物质的食粮来说,还不算难找的中餐馆至少能够聊作慰藉,千里迢迢的从国内搬书实在是有些太奢侈,不靠谱。我只能另作打算。好在科技的进步和万千无私奉献的数字印刷的先驱们让电子书成了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一向受这些无私奉献的先驱们恩惠甚多,在这里也顺道表示一下不算真诚的谢意。不过他们也有力有不逮的时候,就像这次,我是遍寻无果,最后只好求助于万能的淘宝。伟大的淘宝立马解决了我的困难;也同时让我能够对先驱们尽一点点的绵薄之力。真是让人心情舒畅。

    2012/11/11 评书论影

  7. 阿勒泰的精灵 读李娟《我的阿勒泰》

    大爱李娟的文字。

    2012/11/09 评书论影

  8. “增进理解力”的阅读 读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在行家里手面前露怯是人的天性,乐观的可以解读为谦虚,不那么乐观的是缺乏自信。读完阿德勒的《如何阅读一本书》,其实是很有些感触,但给一本指导人怎么读书的书写评论,心里的惶恐实在是难以消除。本来有了个折中的打算,说这么好的书肯定是要再次拜读的,等到那时候在写下点评论也不算迟。可是终于还是被自己的良心打败,知道这个重读可能是遥遥无期,这么明显的谎言实在是绕不过良心的谴责。好在说,感想这个东西是个人的,也伴随着个人的成长而变化;在人生的某个阶段记下心智的状态,就算是不成熟也不过是表现了彼时彼刻的真实状态,还有以后再来做检视的机会。所以,写点感想而不是评论,算是皆大欢喜的解决方案吧。

    2012/11/04 评书论影

  9. 可爱的小豆豆 读黑柳彻子《窗边的小豆豆》

    我们都喜欢真实、善良、美丽的事物。所以如果你碰到这样可爱的小豆豆,你没法不从心底里升腾起温柔的感动。豆豆纯粹的率真实实在在的让人怜爱。在这样一个幸运的“巴学园”,幸运的有这样的小林校长,天真而淘气的小豆豆可以无尽的享用她的幸福,并带给你我感动的欢乐。很多人都想回到童年时代,觉得那才是幸福的时光。我想,他们一定是有像小豆豆这样真正幸福的童年。如果是像现在的小孩子,整天有做不完的作业,上不完的兴趣班,在小学的时候就要为了班里的江湖伤脑筋,这样的小大人一样的童年似乎并不怎么值得留恋。

    2012/11/03 评书论影

  10. 人类还在进化吗?

    人类还在进化吗?晚上看了BBC同名的纪录片,引发了兴趣。以前虽然也想过这个问题,但都比较碎片化,并没有什么确定的结论。借着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吧。大多数是使用了BBC纪录片中的观点,基本赞同。

    2012/10/31 评书论影